种 类
|
分 布
|
形态特征
|
孽生场所
|
德国小蠊
|
全国各省市,北方地区室内常见优势种。
|
体型最小,体长 10 — 15毫米。成虫为棕黄色,在前胸背板上有2条平行的褐色纵纹,翅发达。
|
除分布于住房,在饭店、饮食店、医院及舰船、火车、飞机上都是优势种。
|
美洲大蠊
|
全国分布,是广东、广西、福建等南方地区室内优势种。
|
体型最大,体长 27 — 40毫米。成虫为红褐色,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块赤褐色蝶状斑,其前缘有黄色“T”形小斑。蝶状斑外缘有一圈黄色带。翅发达。
|
除南方地区为室内优势种外,其他地区分布于下水道、暖气沟、洗手间、浴室及酿造厂、酱品厂等阴暗、潮湿的环境。
|
黑胸大蠊
|
常见于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居民住宅。
|
体长 20 — 30毫米,全身黑褐色,无斑纹,有油状光泽,翅发达伸达腹端。
|
多孽生于居民住宅。
|
日本大蠊
|
仅分布于辽宁和京津地区,在沈阳、鞍山和大连等城市住房中为优势种。
|
体长 20 — 25毫米,体较瘦长,栗褐色,无斑纹,稍有光泽,雄虫翅发达,伸达腹端,雌虫翅短,达腹部中央。
|
多孽生于住房中。
|
澳洲大蠊
|
主要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福建和四川等省市。
|
外形极似美洲大蠊,体长 24 — 35毫米,前胸背板中央有一块蝶状斑,其前缘无“T”形小斑,前翅前缘基部有一条黄带。
|
常与美洲大蠊混居。
|
褐斑大蠊
|
主要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福建、海南等省市,福建数量较多。
|
体长 25 — 30毫米,全身棕褐色,前胸背板上有不太明显的赤褐色锚状斑,翅发达伸达腹端。
|